施工合作火電廠脫硫等環保設施問題及對策4
發表時間:2023-12-29 14:15 1火力發電廠脫硫等環保設施存在的主要問題 火力發電廠的脫硫工藝包括濕法、半干法、干法三大類脫硫工藝,其中濕法石膏脫硫技術較為成熟,因而自80年代以來石膏法脫硫成為當今國內外選擇火電廠煙氣脫硫設備工藝的首選,根據《火力發電廠節能減排手冊》統計可知,石灰石濕法脫硫技術在全世界市場占有約75%占有率。火力發電廠脫硫等環保設施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仍舊存在部分問題亟待解決。首先,在廢水處理問題來看,廢水系統處理設備仍存在閑置狀況,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與應用。尤其是副產物含有諸多較難去除物質。比如:含限排污染物的脫硫廢水在現有廢水處理系統工藝下無法做到達標排放或是廢水處理再利用。在運行過程中,對廢水系統設備的維修與管理不及時,導致故障頻發。而電力用水量存在不平衡狀況,缺乏定期維修與檢測之工作任務,其安全性有待商榷。其次,電廠在粉塵處理過程中,其出口煙塵濃度不符合標準,與煤質變化存在差異,常易出現設備性能降低或設備老化等惡劣問題。除此以外,發電廠其脫硫環保設施在應用過程中,與實際脫硫工程質量要求存在較大差異,其設施性能需要進一步提升。在運行過程中,還包括:CCH堵塞問題、旁路運行問題、綜合脫硫效率施工問題、燃煤硫分問題等等。對系統以及脫硫設施的運行造成極大傷害,嚴重降低脫硫系統運行效率。其次,除塵器出口的煙塵濃度在標準以上,當大量煙塵進入脫硫吸收塔后,其實際脫硫效率將大大降低,甚至出現故障以及超標排放。 2火力發電廠脫硫等環保設施存在問題的對策 2.1改造火電廠環保設施對策 2.1.1改造方式 常規鍋爐煙氣從爐膛出口依次經過SCR、空氣預熱器、ESP...煙囪排放。安裝脫硫環保設施后,在FGD裝置后設有濕式電除塵器,以及凈煙氣排放加熱機組等裝置。目前來說,火電廠能夠做到采取環保設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但由于機組與脫硫系統的安全運行的要求下,至少需要4臺漿液循環泵。當機組低負荷運行狀態時,整個環保設施的用電率將大大增加,反而造成電廠煤耗的增加,不利于節能減排。遂需要進行改造。根據每個火力電廠需要2臺或2臺以上的機組數量,其分布模式為對稱式,且環保設計參數足夠,滿足實際運行煙量的處理能力。因此,在單套機組煙氣處理設施基礎上,對其采用煙道相互連通之方式,利用2臺以上數量的臨近機組引風機,進而實現不同機組之間的煙氣互通。由于使用了2臺以上的機組,因此當其中某臺機組關閉時,其能夠通過其余機組將煙排放出去,進而開展后續有關工作。如此,全面實現了同一套減排設施,處理2臺機組的煙氣量,且能夠滿足負荷正常運行,又能夠閑置出另外一套減排環保裝置,避免不必要的耗能。 2.1.2改造后的性能 低負荷運轉狀態下,僅需要一臺機組環保減排設置,停運另一臺機組。按照有關計算,不考慮其他設備耗能情況,其每小時至少可節約用電450kW?h。大大降低了火力發電廠用電率,符合節能減排之根本思想。其次,低負荷狀態下,由于該環保設施中包含2臺以上機組聯合運行,因此在滿足單套機組運行條件下,實際環保減排在達到標準的同時,又能夠充分發揮其減排之能力,提升機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從安全的角度講,若其中一臺機組發生故障,無法正常運轉,此時可采用另一臺機組繼續工作,避免浪費時間。在環保要求極高的今天,采取兩臺機組聯合運轉模式,大大提升機組運行安全性、可靠性。 2.2加強對脫硫等環保設施的管理與運用 火力發電廠處在持續運行狀態,施工合作其設備壽命與運行狀態常常受到較大影響。因此,對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十分重要。將脫硫設施運行、檢修、維護、管理、燃料管理等工作納入日常工作范圍內,確保脫硫設施與主設備同步、連續、穩定運行。同時,保證其設計效率滿足濃煙排放的基本要求,當未能滿足要求時,應對設備進一步研究,避免其出現嚴重故障,影響火力發電廠運行狀態。與此同時,脫硫等環保設備的數據管理問題也應加大研究,在脫硫設施基礎上,安裝分布式控制系統,或其他集成系統。利用先進的可持續技術,實現對脫硫設施的實時監控,并對其運行數據進行分析,存儲。工作人員僅需要調閱運行參數與趨勢曲線,便能夠對脫硫等環保設施運行狀態有所了解,以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 2.3及時評價脫硫等環保設施 火力發電廠運行過程中,脫硫等環保設施確實存在較大的先天缺陷,包括燃煤硫分超高、脫硫設施脫節等問題。故此,工作人員有必要對本廠脫硫等環保設施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針對其固有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方式加以解決,改造。對于脫硫設施運行不佳的GGH、脫硫廢水等系統,有必要進行改造工作,以符合本廠實際脫硫情況,符合我國對環境保護的有關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