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合作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研究4
發表時間:2023-10-26 15:03 一、項目人力資源的動員 目前項目人力資源的動員普遍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模式,一種是項目完全做施工管理,作業層全部分包,第二種是項目既做施工管理,也負責作業層的施工。第一種是目前市場上普遍采取的做法,其優點是成本低,人力動員速度快,缺點是人員素質差、穩定性差,履約率差,目前建筑合作工程市場的質量普遍較差與此有緊密的聯系。第二種方式,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普遍采用的方式,在目前的核電項目中還有一些市場,例如核電項目的主設備、主管道安裝,以及輔助管道安裝施工普遍采用這種方式,其優點是人員的素質較高、便于項目管理,缺點是人力動員周期長,人力成本高居不下。項目人力資源的動員可以采用第三種方式,即項目除了掌握施工管理以外,還應該掌握一支精干的施工隊伍,比重占到全部施工人員的10-30%(根據項目的復雜程度或工程量大小確定),其余的施工人員則主要依靠勞務分包商提供。勞務分包商可以根據人員規模、服務質量、專業能力等標準分為緊密合作層和非緊密合作層。對于建筑施工公司而言,在核心施工領域和高附加值業務環節擁有一支精干的專業化施工隊伍,在輔助施工環節和專業性程度較高但是投入人力較少的領域,廣泛使用勞務分包商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做的優點是:第一,由于自主掌握的施工隊伍是精干的,而且,其余的勞務分包商隊伍是根據項目進度進場或者離場,因此,項目部的窩工和停工較少,由此所消耗的人工成本也相對較少。第二,由于項目自主掌握的施工隊可以用于關鍵工序和關鍵的施工節點,可以有效地保證工程質量和項目的進度。第三,由于項目按照市場價格來組織勞務分包商,因此,只要價格滿足市場要求,項目就可以在市場上獲得充足的人力資源供給,從而有效地解決目前大部分企業所面臨的用工緊缺的問題。第四,由于對于勞務分包商進行了分層管理,可以保證項目識別優質的勞務合作伙伴,并形成長期和穩定的合作關系。 二、項目生產效率的保證 項目的生產效率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上游設計、材料供貨、土建安裝的配合以及邏輯施工等各種因素以外,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是制約勞動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1.人員培訓和資格認定項目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在充分熟悉標準和規范的前提下,結合項目的技術要求、工程特點、質量安全控制等實際情況,編制適合本項目的生產人員培訓教材以及理論和實際操作考試題庫。項目應建立人員資格認證制度,按照《人員資格管理程序》規定各類生產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嚴格的考核和相應的授權以后,方能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通過對人員素質的嚴格把關,確保施工人員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以及相應的工作經驗,為提高項目人力資源使用效率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2.實施有效工時制度項目應建立有效工時巡查制度,該制度從監控和分析一線生產工人的有效工時占比數據出發,分析班組施工安排、物料供給、技術支持、施工服務、QC檢查、員工行為等影響工時效率的因素,并制定相應的措施促使生產系統和管理支持服務系統持續改進。通過有效工時制度的持續運行,項目應將生產人員的有效工時占比穩定在87.5%以上。 三、項目人工成本的控制 1.實施一崗多責、一專多能,精簡組織機構設置,簡化管理層級 國內核電項目的管理層級較多,專業分工較細,管理層級分為施工隊、生產部、施工分隊、施工班組四個層級,專業分工則分為技術人員、質量人員、安全人員、物項人員、現場協調人員等等,且技術人員又細分電氣技術人員、儀表技術人員、電纜技術人員、管道安裝技術人員、管道準備技術人員等等。項目應壓縮管理層級,使施工隊經理到一線生產員工的管理層級不超過一個層級(大型項目不超過兩個層級),同時,根據成本倒逼原則,在設定管理技術人員投入總量及其市場化薪酬水平的基礎上,再來規劃各管理技術崗位的工作職責和內容,通過提高各管理技術崗位的工作負荷,來實現一崗多責和一專多能。 2.建立審慎的用人制度,通過引進高素質的人員,確保工作能高質量完成 項目部應將人力資源引進視為項目管理最重要的決策之一,審慎決策,在編制人員需求計劃的環節,應審核現有工作小組的效率以及成本控制指標;人員的引進環節,項目應嚴格按照人員培訓資格認定的要求,將能力和技能達不到要求的人員擋在項目之外,因為高素質的人員憑借豐富的經驗,通過減少返工,減少材料消耗,提高質量等方式,使得項目的總體成本受控;同時,項目還將通過嚴格的績效考核,使各崗位的人員滿足預先設定的效率水平。3.建立人工成本預警制度,及時調整管理和組織措施項目部應建立人工成本預警制度,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核算人員每月的效率與其成本是否相匹配,另一方面是設定人工總成本合作的預警線,即每引進一個人員將會測算其在項目周期內發生的總成本。通過按月分析人員的效率和人工成本的匹配程度,及時制定措施來調整勞動組織以及管理的方式;通過施工過程之中的人工成本預警線控制,來達到項目周期內的總人工成本受控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