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合作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現狀和利用功效分析3
發表時間:2024-04-29 14:52 當前,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受到國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及高校的重視。一段時間以來,不僅大力開展了包括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的精品資源課程等多種形式在內的優秀專業教學資源的建設、應用、共享和推廣,也開展了面向多課程的一體化、基于資源相關性的資源庫建設,以及更為充分的共享機制等多方面的深入探索。綜合而言,目前網絡專業教學資源的呈現主要有兩種類型:1)以論壇帖子、博客中的文字、圖片、動畫等多種形態,廣泛分布于網絡之中的散布型教學資源;2)經過一定的針對性處理、按特定主題進行教學資源集合的專題型教學資源,其中包括輔助型專題教學資源和課程型專題教學資源,如網絡課程、專題教學網站等。對于第一類,總體上呈現破碎化分布狀態,良莠不齊。由于是者自發性上傳的,其正確性、權威性等需要另行確定,資源的品質也參差不齊;雖然以其完全的開放性,可以被搜索到,但在發現、利用等方面存在隨機性的問題。而且相對于特定的教學目標,可以被搜索到并可閱讀或下載的部分,也不一定完整和成體系。因此,此類資源主要是作為一種補充性的學習資源進行利用。如果作為教學型的資源,需經審慎核定。而對于第二類,因具有明確的主題和目標而呈現專題性,教學資源的選擇和組織也是有目的性的,故而,相對而言具有針對性和體系性,并在不同程度上滿足專業教學的需求。然而,在此類建筑合作專業教學資源建設和共享中,依然存在一些體系性不足和共享不完全的問題。以下主要針對此類教學資源進行分析。首先,雖然專題型教學資源相對于特定專題來說,其內容可能是完整的,但相對于專業某一個方面的能力培養來說,由于并不是相關的所有課程和環節都有專題資源建設,因而通常還是不成體系。這種特定的單一性專題性教學資源,盡管其優秀性、整合度也不錯,但因相對孤立,致使被系統運用和共享的能力不強,對專業教學體系整體質量水平的貢獻受限。因而,對于優秀教學資源也應在專業及專業領域的視野下進行構成設計和系統集成。其次,通常基于特定專業和特定課程建設的課程型專題教學資源,在資源內容選擇和組織中,往往針對的是預期的特定專業、教育層次學生的需求及其便利性,未充分考慮其他可行專業和層次利用的需求和便利性。一些特定單元資源的形態、載體和尺度等較為單一,僅適用于某個特定專業、特定課程(環節),或某個特定教育層次的需要,未很好地考慮其所處“層次—專業”所體現的對于資源在優秀度、最佳形態、最適宜呈現方式等屬性需求方面的差異性。相近專業、相關課程(環節)或其他教育層次教學需要時,還需另行處理和加工,這也間接影響資源的有效應用和共享,從而可能導致資源的不能用、不好用、不夠用等問題。因此,為充分提升專業教學資源利用的共享度,在建設時就應考慮相近專業和多個教育層次利用的需求,并進行兼容性的差異化資源素材處理和分層次組構。第三,對資源素材基于學生特征的精準化選擇和運用不夠到位。教學資源的選擇未能很好地與特定專業和特定層次學生的接受方式、興趣點、理解能力等特征進行充分和有效的關聯應對,致使有些資源建設者以為優秀的資源,較高層次的學生卻不以為然,而較低教育層次的學生卻難以領悟其中真諦;有些合作資源在覆蓋面的復雜度、難度、完整性等方面,配置得不夠針對性和系統化。所以,需要進一步針對教育層次和專業,進行教學資源的精準選擇、處理和體系化的配置。綜上,本著充分提升專業教學資源的共享度,減少重復建設,同時惠及盡可能多的教育層次和相近專業構成的專業群的目標,在專業教學資源立足于某個本科特定專業,同時兼顧碩士、專科相鄰教育層次和相近專業所需,面向某類專業核心知識或能力,建構一個可供不同教育層次、相關多個專業全局有效共享的優秀教學資源體系。 |